氨基酸螯合物影响因素公布时长:2020-09-10 09:23 1.增长平均水平 添加的水平从15~5 000mg/kg范围不等 ,从而导致了在生物学利用率结果上产生较大的变异性 。而在高剂量水平 ,螯合物在不同组织中的代谢与沉淀可能会达到其饱和点 ,从而使得相应敏感指标对超水平的补充变得不太敏感 ,即使不同 ,最终也显示相同的利用率 。较为合适的方法是先确定动物相应的敏感指标对添加水平的反应曲线 ,然后在拐点以下的有效添加水平内进行 。 总体来看 ,氨基酸螯合物对单胃动物与禽类的作用效果好于反刍动物 。另外 ,与动物的生长阶段也有关 ,即对幼龄动物比成年动物的作用效果好 。 3.论文检测因素 对于氨基酸螯合物 ,其生物利用率与所测的指标有关 ,如生长性能、掌骨、尾脊骨、胫骨及血浆与组织(肝、肾)中的浓度等 。相对而言 ,对于锌、铜、铁和锰 ,评价其利用率的指标分别以骨锌、胆汁铜、血红蛋白和骨锰为宜 。 4.日粮结构类型 含植酸与纤维相对高的日粮 ,氨基酸螯合物相对无机盐的优势要大得多 。这是因为氨基酸螯合物可避免日粮中的植酸与纤维对于游离金属离子吸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 |